上午9点半,张锦秋指导完一名建筑师的设计,吃了药,准备休息了几分钟。对这位77岁的老人来说,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坐在沙发里,望着窗前一盆养了20多年的龟背竹。它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肥厚的叶子倒垂下来,像一个温和的老友。
从她家到尊龙凯时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办公室要40多分钟,路上的人看到这位慈祥温和的老人,很难想到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工程建筑设计大师,同时也是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近几十年来,西安人为之骄傲的那些经典建筑,很多出自她的手笔。
她的办公室在西安北边的新城,离曾经的唐代长安城墙大约5公里。再向南9公里,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再向东南两公里,是大唐芙蓉园,在这附近,还有被称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市中心有钟鼓楼广场。这些建筑已经成为西安的风格与风景,在古都唱和相应。
它们都是张锦秋先生的作品,是她为现在的长安城量身打造的。它们与古老长安的历史和文化血脉相连,又充满自信地容纳了现代——就像唐朝人自信地接纳了胡人的酒食、衣裳和舞乐,创造出不朽的繁华。
与古都相逢
张锦秋与古都西安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1936年,她出生在四川。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张家迁到成都郊区的农村。尽管是战乱的年代,成都平原上依然草木葱茏、澄江如练,是古老的田园风光。张锦秋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时光,蜀中的林泉山水给了她人生最初的美的启蒙。
抗战胜利之后,她随父亲来到南京,半年后又到镇江,最后到上海,才稳定下来。那时候她12岁。在上海,张锦秋读完中学,并目睹了大都市的文明。
“我觉得一个人小的时候,经历的环境多一点会更好。这是我人生的经历和积累,每一个地方都有非常美好的回忆。我都留着,退休之后自己慢慢写。”在回忆四处奔走的少年时代时,张锦秋这样说。无疑,每一个地方的风光与人文,都成为她记忆中的一部分,熏陶了对美的感受。
那时候,她认为北京最具有代表中国的精神,更加厚重、大气、包容。于是,张锦秋投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之后又随莫宗江学习古典园林。
梁思成先生告诉他的学生: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际,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更应当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张锦秋铭记在心。当她听说什么地方有美术画展,不论什么流派风格,一定要赶去看,哪怕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北京。
而她跟随莫宗江先生学习研究古典园林的经历,则让她深刻领会到园林的观念:建筑是人造的景观,没有园林,建筑就是干瘪的。一座建筑在城市里是否成为标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这座城市的风景。
在清华大学,张锦秋结识了后来的人生伴侣。
1966年,她参加“三线建设”,被分配到西安。当她坐着火车来到西安市的时候,这里早已不存在“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的雄壮巍峨。兴亡弹指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大雁塔周围是简陋的村舍,在城市北边,考古学家还在努力勘探唐代大明宫的遗址。
在文革十年里,西北设计研究院也曾闹腾过一阵,后来许多人都"逍遥”了起来.张锦秋乘此机会通读了《关中胜迹图志》。
这是清代学者毕沅在陕主政期间编撰的历史地理文献集,书中详细记载了陕西各地建筑古迹,如宫阙、寺观、祠宇、宅第。这三十卷书是研究陕西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尤其是周秦汉唐史迹的重要文献,在学术界早有“孤本难觏”之叹。张锦秋便以研究批判为名借阅,一边研读,一边做了笔记,其中许多图纸,都一一描摹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