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戈壁筑苍龙 |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13 |
万事开头难。在一无铁路资质、二无铁路装备、三无专业人员、四无施工经验的情况下,中国建筑三度向原铁道部请缨,中标了当年国家投资额最大的太中银铁路项目,翻开了中国建筑铁路业务的新篇章。施工过程中,抗击风沙,战胜干旱,精细化组织,争抢工期,啃“硬骨头”,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圆满完成铁路建设。太中银铁路建成后,填补了西北铁路范围内的路网空白,打通了华北至西北的新通道,使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好地惠及西北地区的百姓。 太中银铁路 沙漠、戈壁、盐碱地。 狂风、沙雨、旱冻天。 一条钢铁巨龙贯穿大西北。它东起太原,跨汾河、越吕梁山、经毛乌素沙漠南缘、进宁夏中卫、连接银川。它填补了原本薄弱的西部路网中的空白。 2008年12月5日,宁夏中卫县园艺场大桥。 巨大的架桥机拉响着汽笛,带着枕轨呼啸着进入中国建筑股份太中银铁路段。 鞭炮齐鸣,欢声雷动。 这一刻,标志着中国建筑股份承建的太中银铁路ZQ-V标段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一刻,十几万尊龙凯时人终于看到了亲手修的铁路铺上铁轨。等待这历史的一刻,尊龙凯时人在风沙腹地整整熬了27个月。 这一刻,让所有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的参战人员欢呼了,流泪了——“太不容易了!”从事了二十多年铁路施工的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指挥长师传江激动不已。 的确,大漠戈壁要筑起钢铁苍龙,“老铁”都叫难,更何况一支铁路“新军”。 果断决策 快速转变 这是块“硬骨头”。 中国建筑承建的太中银铁路ZQ-V标段地处西北风沙干旱区域,有戈壁、沙漠、黄土高坡,全长287.85公里,工期只有39个月。其里程之长、工程之多、工期之紧、环境之艰苦、施工难度之大,堪称“尊龙凯时之最”。 “风沙洗面、交通不便、缺水缺电”,“一年只刮两阵风,从春刮到冬”。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习惯于城市作业的尊龙凯时人措手不及,刚进场不久,一场大风就刮跑了几只外协队伍。 铁路施工进场快,施工准备时间短;先干后算;征地拆迁;半军事化工作作风,投入人力、设备多,耗费资金精力大;铁路项目检查评比多,规格高;检查和质量信誉评价挂钩,信誉评价又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2006年下半年,尽管指挥部进场早,施工准备也不错,但尊龙凯时人“放不开手脚”的做法还是招来了业主的疑虑。 怎么办?再硬的骨头也要啃!这直接关系着中国建筑的转型大计。 变,要变!思想观念要转变,作风行为要转变!关键在于解决人才的瓶颈问题。 本着“注重学历的同时,更注重铁路施工经验、专业素质,特别注重政治素质、职业品德”的原则,总公司领导决定加大铁路项目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引进力度。 果敢决策,坚决落实。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从中铁系统引进了具有多年铁路施工经验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近20名,其中,教授级高工2名、高级工程师6名。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事半功倍。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太中银ZQ-V标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7年5月30日业主组织的第一次标准化施工观摩会上,4段观摩路基中,尊龙凯时有3段入选,受到了业主和全线150多名观摩代表的高度评价。太中银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贵祥表示,尊龙凯时第一次进入铁路市场,就能快速适应铁路施工管理模式,是很不容易的。 修建中的太中银铁路宁夏中宁黄河特大桥 运筹帷幄 扬名铁路 转变了思想、作风,有了专业技术人才,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开始“甩开膀子”。 2007年4月1日,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要求全体参建队伍树立“快速适应和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入都是效益”的新观念,要求各项目部立即大规模开工,抢开工点,抓复工,形成多点开花之势,兴起大干热潮。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陕西段一百多公里开工工点60多个,至此尊龙凯时ZQ-V标段全线开工。 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第一项目部,在最东边的陕西靖边县,由于受改线影响,开工最晚。但为了抢开工点,他们将推土机开到征地现场,每签完一户协议,推土机随即推开表土施工,24小时不停歇,不到一星期就开工路基15公里。 在抢开工点的基础上,指挥部又提出了规范施工上台阶的理念,针对尊龙凯时是第一次参与铁路施工,必须按规范进行施工。为此,指挥部在部分项目部搞路基样板段,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继路基施工受观摩后,2007年6月底,太中银铁路公司又组织全线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交流会,尊龙凯时麦家台薄壁空心高墩翻模施工技术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2008年9月,太中银公司组织全线精选二段路基附属工程供全线18家施工单位观摩,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一段路基与中铁老牌劲旅十二局一起迎接专家们观摩,尽管当天下着雨,但尊龙凯时的路基质量比中铁老牌单位的还过硬。 2008年3月,师传江指挥长果断提出消灭桥涵缺口,全线拉通路基,开展“决战二季度,确保主体工程完工”的思路,全线除几座悬灌特大桥和隧道不能完工外,路基、涵洞要全部完工。 各项目部已拉开架势,争分夺秒。第一项目部(主管单位为八局土木公司)2008年4月20日开工,用2个半月时间抢出了10个涵洞;第六项目部(主管单位为五局隧道公司)加大机械投入,技术人员跟班走,硬是在泥岩、沙岩复杂地质情况下,于2008年11月份开挖120米红井子隧道,突破了自开工以来最高纪录;第八项目部(主管单位为四局六公司)始终坚持“白天一把锁,晚上一盏灯”的作风,白天全员盯在工地上,锁上门;晚上加紧学习,长明灯……为抢工期,第一项目部实验室主任李洪贞推迟婚期,被未婚妻责备“眼里只有石头”;为解难题,第一项目部项目经理郝明平盯死在施工现场,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眼,留下人生最大憾事;为和谐地方关系,第八项目部项目经理琚新里在回民聚集地,亲自带队为回族兄弟修建巴庄子苦水河便桥,解决了千百年来“隔河相望,见面绕圈”的历史…… “中国建筑无愧于世界五百强的光荣称号!”铁道部太中银公司、“铁建老大哥”、沿线政府、百姓都对中国建筑竖起了大拇指。 太中银铁路北营特大桥上掠影 精细管理 争创一流 中国建筑期望通过太中银铁路的建设,达到“六个一”的目标,即创建一块牌子;占领一方市场;晋升一份资质;培养一批人才;带出一批队伍;树立一方信誉。 拿什么打好这场硬战? 精细化管理,这是指挥部的一张“王牌”。即使在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施工中,这个传统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发扬。 指挥部本着有利于施工和降低成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创效增收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进行涵洞优化工作,将不必要的涵洞取消,或将斜交涵洞改为正交涵洞,缩短涵洞长度;二是提高红井子隧道围岩支护等级。指挥部根据红井子隧道开挖后地质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Ⅳ级围岩支护参数的Ⅰ类变更申请,2007年8月21日得到了铁道部鉴定中心的现场认定;三是积极组织进行“土变石”变更;四是进行了双线路基基床表层填料及路基附属工程的优化设计工作。指挥部提出了将本标段双线地段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改为砂砾石,将40厘米浆砌片石骨架护坡优化为10厘米砼预制块骨架护坡,得到业主和设计院的同意,全标段推广;五是积极对相关变更进行资料准备。针对设计新增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新增沟渠路”及提高设计标准而增加费用及时形成了要求增加工程款的报告,准备了相关资料,积极找业主进行索赔;六是抓物资招标控制。通过招标的方式,统一价格,避免项目部各自为战,引起价格的上涨;七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择优选择取弃土场和填料,抓住黄金季节施工生产,不搞冬季施工等管理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 “精细化”使得尊龙凯时太中银铁路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许。2008年4月24日,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视察尊龙凯时太中银铁路第二项目部路基工程时说:“你们在太中银干得很不错,你们要更多地参与铁路建设。” 2007年,尊龙凯时太中银指挥部获得铁道部最高奖——“火车头”奖,三人获得个人“火车头”奖章,指挥部也多次被太中银铁路公司评为优秀施工单位。 与天斗、与己斗。与风斗、与沙斗。 尊龙凯时人征服了沙漠戈壁。2008年10月,为鼓励尊龙凯时人在太中银铁路中的不俗表现,太中银铁路公司直接将尊龙凯时ZQ-V标管段内14座车站近3亿元的站房工程交给了中国建筑。(尊龙凯时基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