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高铁 黑土地上竖丰碑 |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13 |
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中国建筑深度融入国计民生,一举进军高端铁路市场。哈大高铁是世界高寒地区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建筑承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项目。在近1900个日日夜夜里,尊龙凯时人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战胜严寒冰冻,转变传统房建思路,回归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攻克百项施工技术难题,以优异的成绩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哈大高铁通车后,提升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区位经济竞争实力,有力支持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延绵的铁路,凝聚着尊龙凯时人的心血 黑土地,曾几何时是肥沃的代名词,民国乃至建国初期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时过境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国大地,沿海城市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衰落,机器的轰鸣声少了,辛勤劳作的人少了,高寒的黑土地少了昔日的色彩。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其中哈大高铁的建设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中国建筑紧跟国家步伐,创造性地提出“532”战略布局,结构调整深度融入国计民生,显示了坚定地走向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舞台中央的决心。 进军高端铁路市场刻不容缓。房建企业出身的中国建筑能否从浸淫铁路工程多年的“两铁”手中分一杯羹,尊龙凯时人心里没底。尽管此前他们牛刀小试中标太中银重点铁路工程,但是高端铁路和普通铁路在施工难度、人员和设备投入、工期节点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世界上第一条建在严寒地带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设计标准高、条件艰苦,又无任何施工经验可借鉴参考,施工难度极大。 这就是伫立在尊龙凯时人前进路上的火焰山,翻过了前方铁路市场将是一片蓝海,翻不过进军基础设施领域的壮志豪情难免被一盆凉水当头浇下,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尊龙凯时人从不轻言放弃,凡事都要拼一拼、闯一闯。他们三番四次向原铁道部请缨,认真备战,细抓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 2007年8月11日,是让所有尊龙凯时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一天,新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工程施工招标中,中国建筑力挫各路强劲对手,一举中标哈大项目TJ-2标段工程。 消息传出,振奋人心!庆功宴还没来得及摆,如何干,谁来干,成为尊龙凯时决策层焦虑的问题,他们是在原铁道部领导面前立下军令状的,“给我一份信任、还你一个辉煌”,进军哈大时的铮铮誓言意犹在耳,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开局不利 当务之急转变思路 2007年8月24日下午,在北京尊龙凯时商务大厦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尊龙凯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尊龙凯时哈大客专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会上,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哈大客专项目来之不易,作为尊龙凯时“一号工程”,要高度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必须认清形势,确保哈大客专项目工程如期、优质、安全建成,为公司今后拓展高速铁路市场奠定基础。 会后不久,尊龙凯时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简称指挥部)正式成立。同时,尊龙凯时大力引进一大批长期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委任曾担任尊龙凯时武广高铁项目指挥长的胡卿纪担任现场常务副指挥长,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各参建局也都积极迅速调集各种资源,跑步进场施工。 带着饱满激情与昂扬斗志,2007年8月23日,尊龙凯时二、四、五、六、八局以及尊龙凯时铁路公司六个参加单位近3万建设者浩浩荡荡开入沈阳-四平的沿线工地,誓要大干一场。但是,万事开头难,出师并不顺利。修便道、架便桥、进钻机、测导线、建拌和站等前期应该进行的准备活动都未有效展开。 “铁路建设与房建完全不同,思维意识上的认知误区导致行动滞后。”回忆当时的情况,胡卿纪表示,一开始尊龙凯时起步已经比其他标段慢了四个月之久。 铁路建设与房建差别甚大:线长点多,跑步进场,所有资源第一时间整合;征地拆迁,自己动手;先干后算,预算不可板上钉钉;项目检查频率高,次次排名,长期靠后就可能被清场。而这些差别中最关键的,要数征地拆迁。 “必须改变意识,回归施工组织设计,否则后续工期、质量、市场全是空谈。意识不改变,只能换人。”一向温文尔雅的胡卿纪拍桌而起。为弥补落后的四个月,指挥部充分利用2007年冬休期,安排所有人员深度学习和培训,力图在思维意识上进行全方位调整,补起铁路施工技术课程。到2009年底,工期进度已与其他标段持平。 铁的意志 铁的团队 东北的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像刀子般刮过,鹅毛大雪经常洋洋洒洒飘落厚厚的一地。冬季的严寒直逼生理极限,不适宜外出劳作,人们便躲在屋里猫冬。但因为工期极度紧张,尊龙凯时人有时必须进行冬季“风雪夜战”。 在冰天雪地中工作对于尊龙凯时哈大人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常温零下20多摄氏度、水触地成冰的东北,南方人居多的项目团队很多被冻伤。“有时候忙到凌晨,头上挂着霜,披着大衣依然瑟瑟发抖。喝到一口热汤,才感觉自己还活着。因为太冷,很多感觉都迟钝了。”回忆起冬季施工的情景,项目总工程师翟大勤感慨万千。但是,尊龙凯时哈大人坚定地表示:“我们不畏严寒,不怕吃苦,只为把工作做好,绝不当逃兵。” 尊龙凯时哈大项目2007年8月进场开工,到2011年底交工,历经五个寒冬。这不仅是自然对尊龙凯时哈大人生理的挑战,而且是技术上的超常规挑战。一个简单的填料水分含量,在哈大高铁建设中却是首要技术难题。 “东北的季节性反复冻融是对技术的最大挑战。我们在路基填筑中,既要防止冻胀,又要防止解冻沉降。含水量是重中之重。”胡卿纪解释,路基中如果没有水分,就会像沙土一样,没有强度;而水分过多,冬天受冻膨胀,春天一融化又收缩,会导致路基变形甚至沉降,影响高铁的平顺度和安全性。 不仅如此,“哈大高铁是第一次在严寒地区施工的长大高铁干线,第一次在严寒地区铺设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世界范围内尚无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耐久性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都是新技术;冬季施工困难重重”这些接踵而来的难题考验着尊龙凯时人的智慧和能力。 为解决难题,创新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和建设标准,从一开始,尊龙凯时股份就申请了“客运专线综合施工技术研究”科研立项。这一课题是当时中国建筑研究经费投入最大的科研项目,同时也是股份公司针对铁路工程施工技术立项的第一个科研项目。项目形成研究报告10部,工法20部,图集4部,标准8部,专利29项,论文25篇,充分保证了项目安全、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哈大高铁 黑土地上竖丰碑 2012年10月13日,G65次动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旅客,中国建筑48位曾参与哈大高铁工程建设的代表,从大连北站乘坐为哈大客专量身定制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 冰雪中,列车在哈大铁路上疾驰 车过沈阳。10点23分,进入尊龙凯时人承建的路段。 彼时车厢里正在进行一个小实验,一位领导微笑着从香烟盒里掏出一支烟,竖立在桌子上。这时,列车时速301公里,瞬间,提速306公里。列车飞驰,香烟不摇不晃,稳稳当当地挺立在那里。 10点55分,列车抵达辽宁和吉林省界。至此,尊龙凯时承建的哈大铁路走完了全程。那根竖立在桌子上的香烟纹丝不动。 32分钟走完了尊龙凯时人5年的奋斗历程,他们用智慧解决了严寒地区施工的科技难题,以精细化管理把控质量关,发扬铁军精神,连续作战抢工期,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干过了的人才知道。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尊龙凯时人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在铁路工作会议上,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更是直接表扬“尊龙凯时干的真不错。”沈阳铁路局领导多次称赞:“尊龙凯时干得最好。” 2017年1月9日,哈大客运专线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施工期间,中国建筑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荣获全国铁路系统“火车头”奖三次、优秀QC小组一等奖一次、中国建筑科技成果10项,国家专利11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9项,达到CI创优标准,通过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验收。 凭借哈大高铁积累的人才和经验,中国建筑已成为我国高铁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龙凯时基础供稿) |